
RFID安全脆弱性
芯片采购网专注于整合国内外授权IC代理商现货资源,芯片库存实时查询,行业价格合理,采购方便IC芯片,国内专业芯片采购平台。
(1)电子标签
另一方面,强大的安全机制不容易被攻击者获得、分析和破坏。
很难保证标签的安全性、有效性、完整性、可用性和真实性RFID系统安全最薄弱的环节
(2)阅读器
阅读器连接到电子标签和后台数据库系统,具有更大的攻击价值。如果设计不当,阅读器的破解可能会危及整个系统的安全
阅读器在收到数据后可能会遇到类似计算机安全脆弱性的问题;一些阅读器(如ETC系统)在无人值守的场合工作,可能被盗或伪造
(3)空中接口
空气接口显示了通信链路的脆弱性
电子标签和阅读器之间的无线通信具有开放性,仅限于成本和功耗。电子标签难以承受复杂的加密算法和认证协议,导致空气接口的安全性和脆弱性
攻击者可能会窃听、篡改、重放空中接口或阻塞频带干扰,导致拒绝服务
技术角度:目前,RFID空中接口面临的主要威胁分为三类:恶意信息收集威胁、伪装威胁和拒绝服务威胁
恶意信息收集威胁:窃听、嗅探、数据篡改、跟踪、物理攻击等
特点:非法用户远程监控阅读器和标签通信内容,获取有用信息,导致重要数据泄露或篡改
伪装威胁:欺骗、伪造和复制标签、攻击病毒(或恶意代码)、重放等。
特点:伪造RFID标签欺骗阅读器,使非法用户成为合法用户
拒ScioSense代理绝对服务威胁:未经授权杀死标签、干扰或屏蔽标签,以及对标签的物理攻击
特点:非法用户通过干扰、屏蔽或杀死标签阻碍标签与读者之间的通信,导致有用信息丢失
一般的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一般应具备:
机密性、完整性、可用性、真实性、隐私性、防跟踪能力、前安全性、后安全性等
RFID防御方法
包括基于访问控制、密码技术和两者的结合。
ISO/IEC 18000是世界上应用最具影响力的空中接口协议,包括-1、-2、-3、-4、-6、-7,涵盖低频(<135 kHz)、高频(13.56 MHz)、超高频(433 MHz、860~960 MHz)和微波(2.45 GHz)四个频段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版权声明:本文为CSDN博主「zzu_yxt」遵循原创文章CC 4.0 BY-SA版权协议,请附上原始来源链接和本声明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qq_43692072/article/details/118252028
- 富士康深圳各园区暂停运营,备援厂区已部署减少运营影响
- 半导体和意法MACOM成功开发射频硅基氮化镓原型芯片,在技术和性能阶段取得突破
- Software République启动创业孵化器计划,加快可持续、安全、智能发展
- 华为5G再次突破:世界上最大的MetaAAU网络来了
- Astra Space火箭发射任务遭遇重大故障 NASA两颗气象卫星丢失
- 京东方深陷价格周期的痛苦
- BOE(JD.COM一加 Ace Pro 柔性OLED创造性能手机的新标杆
- 英伟达和高通疯狂抢客户,自动驾驶芯片竞争进入新阶段
- CITE 2022开启新征程 全力以复重新开始
- TE Connectivity2022年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公布
- Digi-Key 推出《未来工厂》第一 2 季视频系列
- 未来第三代半导体和硅器件将长期共存
